职高语文期末试卷?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文目录
- 职高语文期末试卷
- 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 语文的试卷怎么写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精编
- 山东高考作文满分是多少分
- 2021高考语文卷子有没有拼音题
- 201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
-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卷
- 2020全国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范文
职高语文期末试卷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是新一轮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下面我给你分享职高语文期末试卷,欢迎阅读。 职高语文期末试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尽打(jìn) 着力(zhuó) B 百舸争流(gě) 峥嵘岁月(zhēng) C 和着水(huó)禁得起(jīn) D 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 2.下列课文作者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说》/韩愈 《再别康桥》/徐志摩 B、《清贫》/__ 《清塘荷韵》/叶圣陶 C、《萝卜》/汪曾祺 《荷塘月色》/朱自清 D、《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半瓶子油》/何伟康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诗眼应是( ) 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不但布达拉宫建筑宏伟,而且 收藏 着珍贵的文物。 C. 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D. 我把成功的 经验 ,向他做了介绍。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 成语 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B.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C.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 现象,令人气愤。 6.关于《药》的主题,下列几种说法中最恰当的一种是( ) A.歌颂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畏法西斯的独裁,而奋起反抗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歌颂以夏瑜为代表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表现了当时广大群众的愚昧和麻木。 C.讽刺批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愚昧、麻木,对于民主革命的无动于衷。 D.揭示了新 文化 运动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7.下面对《再别康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是诗人在“康桥理想”幻灭之后向过去最终的告别,又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深切情怀。 B.闻一多所提倡的“节的匀称,句的整齐”在这首诗中体现的相当充分。 C.诗人重铺排,求繁复,选取了从黄昏到夜晚的几个片段来渲染离情似梦的气氛。 D.这首诗用韵细密精巧,全诗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8.《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南州”是指( ) A.古代的行政地区 B.南方的一个州 C.九州之一 D.我国南部地区 9.下列 句子 中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一 组词 是( ) ?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宁谧。 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10.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 散文 ,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 D.“说”是一种 议论文 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阅读《沁园春 长沙》,完成1-4题(每题2分,共8分):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橘(jú)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 B.峥嵘(zhēng róng) 携(xi?) 遏(?)制 C.漫江(满) 寥(liáo)廓 挥斥(斥责) D.惆怅(chàng) 稠(chóu)密 辟谣(pì yáo)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4.本文描写岳麓山秋景的诗句是哪些? 答: 。 三.仿写:(根据下面的示例,运用联想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3分) 示例: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更能承受酷暑严寒。 仿写: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3题,每题2分,共6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的舞女的裙。(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亭亭 田田 层层 B 田田 亭亭 层层 C 层层 亭亭 田田 D 田田 层层 亭亭 2.选出填入文中横线上正确的一句( ) A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一粒粒的明珠。 B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C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D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用的修辞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喻 B 通感 C 拟人 D 夸张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 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 .. 2.文学常识题: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 。记载了上自上古 传说 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 , ”。 3.翻译下列语句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 六、默写:(每首诗4分,共8分) 默写下面这两首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登岳阳楼 杜甫 七、指出下面这份 请假条 在格式上存在的问题。(共6分) 请假条 王涛 上周末我在回家的路上淋了雨,受凉引起高烧、咳嗽,经过两天治疗有所好转,但医生建议继续治疗三天。不能上课,特此请假,请老师批准。 此致 这份请假条在格式上存在的三处问题是: (1)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八、 作文 (40分)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人??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 。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怎样对语文的期末试卷分析呢?
语文期末试卷分析1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语文试卷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试题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运用,包括默写古诗、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填成语、古诗词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外积累;第二部分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一)、课外阅读(二)、课外阅读(三);第三部分是作文。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取得成绩
这次考试共有370人参加,优秀率82%,及格率100%,其中A级304人,所占比例82%;B级62人,所占比例为16%;C级5人,占比例1%;通过查阅试卷,发现优点有:
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使学生牢固掌握。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体端正,行款整齐、美观。
2、课外知识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从整个卷面来看,积累运用和习作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失分较多。
(一)积累运用
这部分,失分不多,但错的最多的是第3题,选择正确读音,(1)姓氏读音中的“应”错的很多;(2)“钥匙”选择错误,还有学生看错题要求,用对号表示了。第6小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五个空是填一句话,很多学生没填完,这跟平时训练当中有个题有关。第7小题,有学生没能认真审题,按要求做,只用了一句话介绍了喜欢的理由。整个积累运用部分,错别字失分很多。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一定要强调再强调,突出易错地方。
(二)阅读
1、课内阅读
此短文是节选自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其中第2题,看词语特点,照样子写两个。第二组是AABC式的,有学生填不上或填错。第3小题: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哪几个方面进行细致描写的?有少数学生不明白问的如何答,有多数学生答不完整。
2、课外阅读
此次检测中课文阅读设计了两篇课外短文,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比课内短文的能力有所加强,涉及的题型灵活。学生答卷表现还可以,都能认真读短文,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尤其是短文(三)中,是整份卷失分最严重的。12题理解词语中的“言传身教”,学生联系上下文大体理解了词语意思,但不会表达。13小题概括三件事,学生的概括不到位。14、5小题,考察学生的审题和灵活性。实际答案就在文中,并且两题完全可以是一个答案,但学生也有失分现象。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三)作文
学生认真审题后,不难发现这次写作是写所学课文的读后感,写出真情实感。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题目没好好把握好;有的大量文字介绍的是课文内容,没有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学生的作文,情感肤浅,很多习作没有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独到的认识和感悟。这表明学生的生活积累的缺乏。不少差生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检测,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把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松懈,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从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入手,强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要在指导认真审题、结构安排、表达真情实感、文从字顺上上下功夫,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出现错别字,继续抓学生的书写规范。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5、促进中等生,生成优秀生,抓好后进生转化。通过等级比例,可以看出后进生与优秀生差别很大,有的班级就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成绩。
语文期末试卷分析2
一、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听写句子,然后正确、工整地写下来。(5分)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熟悉情况,以及考查学生听与写的能力。本题得分范围在4.44—4.9分之间,平均值为4.73分,从得分范围来看,学生对课文比较熟悉,倾听的习惯比较好。但是有个别学生对个别同音字区分不开,例如:“知”跟“之”。有个别学生的书写不规范,粗心大意,出现错别字,如:“傲、吃、善”。
第二大题:读拼音,写词语。(6分)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本题得分范围在4.6—6分之间,平均值为5.46分,从得分范围来看,普遍学生的拼读能力比较强,而且对于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但学生对于平常易错难写的字掌握得不够扎实,如:“缝隙” “罩”、“旋”、“魄”的出错率比较高。
第三大题: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30分)
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四字词语、近义词、句式、古诗理解、按课文内容填空、积累童话、课内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本题得分范围在22.8—28.7分之间,平均值为26.15分,从得分范围来看,得分的差距比较大,比较多出现错别字,而且阅读理解能力有待加强。
1、辨字组词。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都会组词,但错别字较为明显,如折纸的“纸”字下面多加一点,给予的“予”字多加一撇。形近字的区别掌握不牢固,如:“拆和折”,“陡与徒”;“经与茎”。多音字“给”的jǐ音不会组词。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内四字词语的积累。整体完成得较好,但学生书写时出现的错别字比较多,如:“耀武扬威”的“武”字多加了一撇,或者写成舞蹈的“舞”。有个别的同学不会填“南征北战”。
3、选择正确的字词填空。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别与运用。这道题做得比较好,只有个别学生不会区分“陆续”和“继续”。
4、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掌握情况。小部分中下层的学生不会改,原因是掌握不好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有部分学生把句子开头的“不”字去掉,后部分又不加不字。
5、按课文提示填空。
本题整体完成得比较好,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课外阅读的积累比较多。
(1)默写《题西林壁》。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都能默写出这首诗,但错别字太多,如:“低”字少了一点;“身”字那一撇没有穿过去;“缘”字也有部分学生写错。
(2)补充课内对联。考查学生对课内对联的掌握情况,完成得很好。
(3)填写《观潮》节选的一句话,考查学生对于要背诵的课文的掌握情况。小部分中下层的学生不会填写,但总体错别字较多,如“裂”、“颤”。
(4)填写课外喜欢的童话故事,并能写出原因。但是个别同学没有认真审题,题目要求写课外的童话,却写成课内的童话故事。
6、判断对错。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内一些知识点的整体记忆。判断比较准确,但是第(2)小题个别同学不理解“重视”的“视”的意思,所以导致判断错误,
第四大题:阅读课内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重点文段的理解及掌握。本题得分范围在5.01—7.6分之间,平均值为6.19分,从得分范围来看,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掌握程度不均衡。
1、写出长廊的特点。有部分学生只知道长廊的 “长”,而另外一个特点不会概括。
2、划出表示长廊很长的词和句。有个别学生比较粗心,漏做了。有个别没有划完整写长廊长的句子。
3、用音序查字法,查音节。由于该文段按音序查字法要查的字没有标出拼音,因此音节找不出来。而有个别的学生完成“爽”用音序查字法先查什么,没有审好题目,看成用部首查字法,而“神清气爽”的“爽”字的解释,由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很多学生选择词语解释的时候出错了。
4、写导游词,介绍颐和园的长廊。此题完成效果的差距比较大。有的学校因为学生在学写导游词时,都懂得写法,而且能在文章中选好词好句来介绍颐和园的长廊,所以得分比较高。但有的学校因为对导游词的写法掌握不牢固,或是写得不够详细,更有个别学生导游词不会写,所以得分很低。
第五大题:阅读课外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20分)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本题得分范围在12.06—17.9分之间,平均值为14.67分,从得分范围来看,学校之间的差距很大。
1、找近义词。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在文中能正确找出“晶亮”的近义词,但“纯净”的近义词有小部分学生写成了“纯真”,说明对词语理解不深刻。
2、填合适的词。总体掌握得很好,很多学生能按文章内容正确选出,只有少数同学出现错别字。
3、理解词语。一部分的学生不会理解“和颜悦色”的意思,不懂得理解词语的`方法,课外积累的词语也比较少,所以导致失分比较严重。
4、加标点。大多数同学做得较好。但有个别学生因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失分,还有的学生见到“呀”字就加感叹号。
5、找比喻句。总体掌握不够好,没有真正掌握比喻句,又因为本文的比喻句不明显,所以有部分学生不会找出比喻句。
6、找出短文中说珍贵的原因。大多数同学能深入读懂文章,回答得较好,但有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不会在原文里面找答案,而且概括能力也比较差。中下层的学生失分比较严重。
7、读故事,写启发。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有个别学生阅读能力还不高,对于受到的启发作答不够全面,不够完整。
第六大题:作文。写一种喜欢的动物,并写出其特点。
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题得分范围在24.31—26.6之间,平均值为24.93,从得分范围来看,学校之间发展比较均衡。大部分的学生能写出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其中有不少新而有趣的创意的文章。学生基本能做到字数足够,语句通顺。但有一部分学生词语积累比较少,在文章中很少运用到好词佳句。有个别学生内容欠具体写,不能突出喜爱之情。部分学生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也多,没能抓住特点写。
二、教学建议
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四年级教材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积累课内外知识。
(一)鲜活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1、预防“拼音回生”,生字教学不脱离拼音与识字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生字表上标出难读读错生字的拼音,反复见面、反复记忆。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2、注重教给学生记忆生字的方法,如:加减笔画、拼音认字、比一比、分析结构法、形声法、基本字带字法、奇特联想法、会意法、比较法、编字形歌等方法。听一听,记一记,抄一抄,注意纠正错别字,强调书写工整规范。可以进行“生字医院、真假孙悟空”等的找错别字游戏。
3、注重“词语盘点”内的词语的积累,可以通过一字开花、背诵、抄写、竞猜等方法,灵活运用课内外的词语。
4、注重对句子的知识点的训练,如对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转换训练和修改病句的训练。关键是让学生弄清楚陈述句如何转化成疑问句的方法,还要搜罗一些特例归纳方法,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5、灵活运用教材,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读懂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出现的问题;读懂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读懂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的“词语盘点”。
(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给方法,形成能力
1、多读少讲,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2、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理解内容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并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对比阅读,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4、利用背诵、抄写等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发挥备课组作用,经常在一起听课、交流、分享、归纳总结学习方法,针对知识点出练习题。
(三)想办法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我手写为心
1、在班上设立一定的作文梯度,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生,应该降低要求,逐步提高坡度,让他先要喜欢写,乐意写。对于特优生可以学着评价自己和别人习作。
2、多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能写真实的文章。
3、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习作完毕要学生进行互评、交流、在评价别人和评价自己的时候,获得习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习作的能力。
4、每学期的八次习作,应切实抓好,使学生练得确有成效。但仅有这八次远远不够,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如:结合课文的阅读进行练笔、写日记、画日记画配上解说词等。
5、鼓励多看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并予以运用。
(四)抓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认真培养倾听的习惯,注重听写的训练。
2、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在题中划出重点词语。
3、要进行个别辅导,使学困生也学得有自信。
语文的试卷怎么写
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内容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 题型分类 】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 2 )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 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 “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 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 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技巧】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 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语言品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 题型示例 】 例: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指导》 P64)3.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 方法技巧 】 1、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词语,还要注意文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2、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要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这类答题的一般步骤: 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等 ) ② 结合相关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③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回答 ④ 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3、 分析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时,要结合句子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 ,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其遣词造句是怎样进行生动、形象说明的。 七、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 1、链接一则材料 2、链接几则材料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 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八、开放拓展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方法技巧】 1、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隐藏网址***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 题型示例 】 例: 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 16、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 2 )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②③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 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课标B卷)《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21.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有什么关系 第③段的内容与修复古油画的关系是: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单原子氧,能够腐蚀掉 “早期航天器”上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涂层外壳。利用这个原理,同样可以将古油画上厚厚的清漆膜腐蚀掉。 【方法技巧】 1、 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 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 题型分类 】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技巧】 1、对重要词语、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2、 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方法一般是从该代词的前面看这个代词所指的内容。 语言品析题型 【 题型分类 】 1、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 题型示例 】 例: 《中国古代建筑色彩》(《指导》 P64)3. 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 方法技巧 】 1、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等词语,还要注意文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这些词语正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体现。 2、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时,要结合句子本身的内容,分析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这类答题的一般步骤: 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等 ) ② 结合相关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 ③ 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回答 ④ 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3、 分析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时,要结合句子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 ,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其遣词造句是怎样进行生动、形象说明的。 七、材料链接题型 【题型分类】 1、链接一则材料 2、链接几则材料 【方法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 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八、开放拓展题型 【 题型分类 】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5.谈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 6. 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 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方法技巧】 1、答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隐藏网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精编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精编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字词演练厅。(共24分) 1. 读拼音,写词语。(5分) 2. 比一比,再组词。(8分) 3.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 )的头发 ( )的鼻子 ( )的火药味 ( )的火星 ( )的深沟 ( )的导火线 4. 选词填空。(2分) (1)看到战士舍身救人的英勇行为,群众深受( )。 (2)非常( )你给我的帮助。 5. 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3分) (1)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 (2)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 ) (3)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 ) 二、句子训练营。(14分) 1. 用加点词造句。 (1)我顿时觉得自己的腿上轻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个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照样子,句子补充完整。 例:虫子的头上长这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 (1)树上的柿子圆溜溜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碧蓝碧蓝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的翅膀透亮透亮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油油的草地上,几只羊在悠闲地吃着青草,远远望去就像___________。 三、知识链接站。(5分) 1. 春捂秋冻,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好天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4. 立秋核桃白露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升级库。(共32分) (一) 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朵在谛听。顿时,琅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 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学校里。 一阵阵春风吹进竹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 山间的孩子,茁壮成长。 1. 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2分) 2. 根据意思从选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4分) (1)探索寻求。( ) (2)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 ) (3)健壮、旺盛。( ) (4)选文中指翠竹高出地面往上生长。( ) 3. “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这句话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_”。写出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对__________的浓厚兴趣。(5分) 4. 用“____”画出表现孩子们上课认真专心的句子。(2分) 5.“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闪闪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把“闪闪的红领巾”比作“飞动的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说说你对“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山间的孩子,茁壮成长”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白云、山雀、翠竹,你会跟孩子们说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最后一份晚报 晚上9点多。我深一家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影子忽然闪出来,吓我一跳。 借着路边的灯光,我看见是个小女孩,十来岁的样子。 “叔叔,你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亭买份报纸?”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个报亭。我心想:你怎么自己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对孩子的这一点小要求不能不满足吧。拿着钱,我过去取了报纸,转身往回走。 那孩子还站在树底下。“你怎么还站在树底下呢?”我问。“我怕被我妈妈看到。”“你妈妈?你妈妈在哪儿?”“就是那个卖报纸的。”“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报纸呢?”我怔怔地看着小女孩。 小女孩低头摩挲着手上的报纸,说:“我晚上给她送饭时,还剩下一份报纸,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我看着小女孩,说不出话来。这时候,她的妈妈已在收摊儿了。小女孩把报纸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给你看吧,我回家了。”说完,她从树影底下跑开了。 1. “我”没有拒绝小女孩的要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怔怔地看着小女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画“_________”的句子在短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短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她说些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新学期又开始了,回忆一下难忘的暑假生活,你一定有许多收获。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4. (1)感动 (2)感激 5. (1)悲伤 (2)本事 (3)也许 四、(一)2. (1)探求 (2)絮语 (3)茁壮 (4)拔地 而起 3. 同学们 喜鹊 活泼可爱的样子 课堂 学习 4. 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朵在谛听。 5. “闪闪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在林中活动的身影。 好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这样比喻既有色彩对比之美,又不失动态的活泼与矫健。(意对即可) 6. 示例;校园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学习的小天地。孩子们在这里学知识长见识,一天一个样,好比新生的竹笋,天天向上,茁壮成长。 (二)1. “我”认为天这么黑,一个大人,对孩子的这一点小要求不能不满足 “我”对小女孩的行为很不理解 2. 这句话点明了小女孩让“我”买报纸的原因。 3. 短文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山东高考作文满分是多少分
山东高考作文满分是60分。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四、写作(60分)
2021高考语文卷子有没有拼音题
有。根据2021高考语文试卷考试题型信息可知2021高考语文卷子有拼音题。:高考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
201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分值结构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单选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6单选题,每小题3分
7题,文言文翻译,1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题,6分
9题,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题,6分
选考题(三、四大题选一个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题,(1)双选题,5分;(2)(3)分析题,6分;(4)分析题,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题,(1)双选题,5分;(2)(3)分析题,6分;(4)分析题,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15单选题,每小题3分
16题,5分
17题,6分
六、写作(60分)
18题,60分
***隐藏网址***
扩展资料:
写作题技巧:
写高考作文前,一定要看清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要自拟标题),还是话题作文。题目要出新,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政治术语,不要单纯发牢骚),语言要优美,细节要生动,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字数要达到要求,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标点规范。)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了。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高考作文的相关信息,一起来关注吧!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以上就是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的详细内容,后面的几科继续加油吧!等成绩出来的时候再好好考虑志愿的事吧~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卷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了。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高考作文的相关信息,一起来关注吧!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以上就是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的详细内容,后面的几科继续加油吧!等成绩出来的时候再好好考虑志愿的事吧~
2020全国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范文
【摘要】2020全国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范文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全国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范文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2020全国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范文2020年新高考全国2卷语文作文题目是“带你走近_________”,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作文范文,供参考。新高考2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带你走近山西运城中条横亘,大河腾涌,双龙天合,育我运城。人文因山水而灵杰,山水缘人文而名胜。这就是山西省运城市,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都相继活动在河东大地上,嫘祖养蚕,缫丝织衣,后稷稼穑,丰粮足食。今天就你带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来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舌尖上的运城遥想童年,我们吃到的零食大部分都不是在小店里面购买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属这边稷山麻花,芮城麻片,闻喜煮饼,这几种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点。稷山麻花始创于隋朝开皇年间,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古籍记载,唐朝宰相裴耀卿将家乡的稷山麻花介绍给朝中,使其得以成为宫廷佳品,乾隆皇帝夸赞它它:“形如绳头,香酥可口,出类拔萃,别具风味。”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稷山,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芮城麻片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食之一。创自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以酥脆甜香而著称于省内外。该小吃片薄如纸,其味蜜甜,晶莹透光,入口酥脆。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疏肝健脾、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故事里的运城张生莺莺,托红娘,普救寺,演绎永恒爱情;王之涣,鹳雀楼诗赋堪为,古今绝唱,在这河东大地上有多少故事在上演。你且听且看:黄帝大战蚩尤、嫘祖养蚕缫丝、舜耕躬耕历山、大禹斧凿龙门、后稷教民稼穑、介子推割股奉君、风后造指南车、司马光砸缸、秦晋之好、退避三舍、结草报恩、唇亡齿寒、假途灭虢、董狐之笔、伯乐相马、中流砥柱、巫咸造鼓、仪狄酿酒、董父豢龙、董永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美丽故事,都一直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发展中的运城2000年,运城撤地设市,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也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十载峥嵘岁月,二十载光辉历程。20年来,一条条道路纵横贯通,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南风广场、人民公园、天逸公园、禹都公园等标志性建筑遍布城市各处。近年来运城获得了“山西最具活力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五千年,文明主题园,八万里,文化核心层!运城这个古老的城市,正插上腾飞的翅膀,直冲九霄!以上就是2020全国新高考2卷语文作文范文的内容,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快问网站,最新消息小编会第一时间发布,大家考试加油!
更多文章:

金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金堂个人社保信息查询方式有哪些)
2025年3月18日 00:50

嘉庚学院不如二本吗(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好还是普通二本大学好)
2025年2月11日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