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两会要点总结(2021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的话题整理)
本文目录
2021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的话题整理
2021年全国两会上关于教育的热点建议有很多,如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高考时间调整为六月第一个周末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建议取消英语“主科”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许进认为,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掌握3万到5万个单词,在中国,掌握4000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都已经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甚至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因此,许进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制定出台《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鼓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生命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及继续教育。
朱永新认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使未成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目前,生命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情况比较严重。由于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导致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
因此,要利用推出生命教育线上教育资源库、客户端APP、智能学习终端等,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生命服务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
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在两会上表示,“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
袁院士认为,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不适合大范围学习。的确有一些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才应该去学奥数。大部分普通孩子不应该去学奥数。
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学习奥数,可能会把学习兴趣搞没了;对于普通孩子,没必要去学习那些怪怪的、奇特的技巧。
高考时间调至6月首个周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提议,将高考时间调整到6月的第一个周末,而非固定的7日、8日,这将缓解很多家庭和社会现实问题。
吴仁彪表示,以往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6月的7日和8日,如果这两天不是周末,很多考生家长会请假专门陪孩子参加高考,另外如果考点离考生家较远,由于担心堵车耽误考试,家长一般会在考点附近住酒店,这无疑会增加考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同时,为了保证广大考生能按时参加考试,城市一般会采取交通管制措施,这会给其他市民的出行带来困扰。因此吴仁彪建议,以人为本,对高考时间做微调,此举不仅必要,也是可行的。
2021两会前瞻: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3月,中国将步入“两会时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全国两会将聚焦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于2月25日联合举办“两会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展望分析会”,邀请了8位光华学者分享他们的观点。以下为部分观点摘要:刘俏:“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系教授,指出“十四五”期间有如下重点任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迈进;提升研发强度,增加基础科学研发占比;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点开始优化、重塑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他强调,未来增长动能应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倾斜,再工业化、新基建、大国工业及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将成为重点。颜色:2021年宏观经济与政策走向颜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表示,2021年出口是否可持续取决于海外疫情形势,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经济增速逐季回落,但全年增长依然有望超过8%。GDP增速目标在当前依然重要,应统筹兼顾,避免未来几年忽高忽低。应急性政策应当逐步退出,逆周期调节政策不用急于退出,后疫情时代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强化精准滴灌、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周黎安:高标准市场体系与要素市场化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学系教授指出,今年1月底中办、国办发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反映了我国立足从内部寻找增长动力、深入挖掘改革红利的应对战略与思路。新发展格局将建立在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深化: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的纵深拓展;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横向融合。他提出,可以通过激励和压力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地方政府推进适合其主动推进的改革事项,鼓励创新,允许先行先试。徐宪平:国内大循环与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考量徐宪平,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强调,居民消费率偏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新型城镇化是畅通国内大环
2021两会热点内容及主要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召开,那么,2021年两会会议主要内容解读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2021年两会议题及内容
从关键词来看,共有6个方向:
1.几乎所有省份科技创新都摆在“C位”(各项工作的前3位);
2.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是三大方向;
3.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有所下调,传统基建投资退潮,新基建和轨道交通是主方向
4.制度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
5.促消费的重要性提升,有三大抓手;
6.其他关注点,都市圈、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
2021年两会将讨论重点问题
市场进入两会时间。政策基调、疫情防控、经济数据、发展目标、民生等热点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股市也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历年两会股市行情,以及今年全国两会对大盘的影响分析。
从历史数据来看,股市呈现出了一定的“两会效应”。数据宝统计,过去十年中(2010~2019年),上证指数在两会期间共有6次上涨,近五年两会期间上证指数全部取得正收益。两会结束后大盘的上涨趋势仍短期延续,相关政策的出台形成的利好在会后持续发酵。在两会结束后5天和10天,大盘上涨概率分别达到60%和70%,且涨幅不断扩大。
创业板在两会期间的表现更为优异,胜率达三分之二。近十年两会期间创业板指数平均涨幅1.51%,优于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2019年和2018年两会期间,创业板指数涨幅更是分别高达6.04%和5.23%,整体来看,两会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对股市走势起到正面催化作用。
食品饮料行业两会期间胜率80%
两会期间各行业的走势出现分化,多数行业表现较为平淡。数据宝统计,过去十年中,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食品饮料和和通信行业在两会期间的胜率超过50%,分别达到80%和60%,食品饮料行业是绝对赢家。采掘、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等5个行业的胜率仅有30%。
指数涨跌来看,过去十年两会期间仅有11个行业指数平均涨幅大于0,其中,医药生物指数平均涨幅最高,达1.41%,食品饮料行业平均涨幅1.34%,排名其次。钢铁、采掘、国防军工、非银金融表现最差,平均下跌均超过1.3%。
招银国际预测政府将继续广泛地支持内需及消费,同时针对性地推动基建投资和就业。历年数据显示,消费股在两会前后大多跑赢大市。考虑到今年的政策支持以及外围风险,今年消费股(包括零售、餐饮、汽车、教育、电商等)有望继续受惠两会,成为赢家。
此外,基建投资仍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两会后政府将批核更多基建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药板块同样是最受关注的一大焦点。华西证券认为医药主题有三大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
一是医疗设施建设:疫情推动医疗设施补足,加上未来新基建下医疗设备采购,推动医疗设施建设。
二是疫苗:新冠疫情提升疫苗知晓率,疫苗长期接种率将持续提升。
三是创新药:疫情下创新药研发的重要性更加彰显。
更多文章:

无具体工作单位可以考二建吗(没有工作单位可以考二建吗 工作年限有什么要求)
2025年3月12日 10:50

口腔医师考试时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2023年是什么时候)
2025年4月10日 17:4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官网登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查询入口,高考录取结果查询网址登录)
2025年3月2日 09:40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招生网(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有中外合作专业吗)
2025年3月1日 00:30

如何查询历年自考成绩(自考毕业后很久了,如何查每门的自考成绩)
2025年2月15日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