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行测题库(每日一练:2021年省考行测推理类分析推理题)
本文目录
- 每日一练:2021年省考行测推理类分析推理题
- 2021年社区工作者行测每日一练模拟题300题23
-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模拟题-2021天津公安院校联考(10-12)
- 2021国考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05.22
每日一练:2021年省考行测推理类分析推理题
某单位组织职工分小组进行摘草莓趣味比赛,甲、乙、丙3人分属3个小组。3人摘得的草莓数量情况如下:甲和属于第3小组的那位摘得的数量不一样,丙比属于第1小组的那位摘得少,3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 若将3人按摘得的草莓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答案】B 【知识点】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分析推理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第3小组”出现频次较高,考虑使用最大信息法。 根据“甲和属于第3小组的那位摘得的数量不一样”,可知:(1)甲不属于第3小组; 根据“第3小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可知:(2)乙不属于第3小组,且第3组》乙; 综合(1)(2)可得:丙属于第3小组。 根据“丙(第3小组)比第1小组的那位摘得少”,可得:(3)第1组》丙(第3组); 综合(2)(3)可得:第1组》第3组(丙)》乙; 故可得:甲是第1组,乙是第2组,且三人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甲、丙、乙。 因此,选择B选项。
2021年社区工作者行测每日一练模拟题300题23
2021社区工作者行测模拟题300题23
1.现在的世界,各个装置高度互联,安全和隐私被人们高度重视,而在大脑可以互联的未来,这两个问题只会变得更加关键。精神安全研究者需要开发出高度安全的通信协议,把脑脑通信的风险降到最低。政策制定者也需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最大限度减少技术的滥用。脑脑通信带来的好处能否抵过它的风险?这种技术会如何改变人类进化的轨迹?社会会因为它变得更好吗?或许现在该讨论这些问题了。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脑脑通信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重视
B.安全和隐私是脑脑通信技术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C.社会未必会因为脑脑通信技术的应用而变得更好
D.脑脑通信技术是把双刃剑
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诚心,也要讲方法”。脱离实际地“浑沌开窍”、一厢情愿地“帮蝶破茧”、罔顾规律地“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始终考虑政策出台和实施之后的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杜绝“好事蛮办”、摒弃“好事虚办”、防止“好事滥办”,才能真正落实好意、办成好事。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为群众办实事不能操之过急
B.为群众办实事不能只有诚心
C.为群众办实事应该讲究方法
D.为群众办实事要讲求效果
3.吃药还是输液,本不是选择的难题。吃药是最常用和最便利的治疗手段,但口服药物的效率不高也是常事;输液使得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效用和利用度更高,但滥输液的副作用同样不小。不过,自从有了输液,不仅“挂个水好得快”被医生推荐,而且患者群体也对“输液好得快”普遍认同,主动要求医生输液的不在少数,有些患者还对医生不给输液颇有微辞。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患者缺乏科学的健康意识
B.人们对输液存在认识误区
C.输液见效快是其最大缺陷
D.推荐输液的医生不够专业
2021社区工作者行测模拟题300题参考答案23
1、正确答案【A】
解析:B项的“最值得关注”、C项的“未必会”由文段不能推出,排除。文段指出安全和隐私问题在大脑可以互联的未来会变得更关键,精神安全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一些协议或法律降低脑脑通信的风险,减少其滥用,最后更是用三个问句引起人们对这一技术负面作用的警惕,由此可知,关注脑脑通信技术的负面影响应是文段的主旨所在。文段对脑脑通信技术的好处未涉及,故“双刃剑”概括不准确,排除D。本题选A。
2、正确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为群众办实事要讲方法的观点,然后论述了方法错误对工作的危害,末句进一步强调只有方法正确,才能真正落实好事,办成好事。“方法”为文段强调的重点,故本题选C。
3、正确答案【B】
解析:文段围绕“输液”的利与弊展开,A项与此无关,排除。C项表述有误,见效快应是输液的优点,而非缺陷,输液的缺陷在于滥输液引发的副作用。D项太过绝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说只要医生推荐了输液就不专业。由文段最后一句可知,人们对输液存在认识误区。故本题选B。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模拟题-2021天津公安院校联考(10-12)
1、警方查询了三个可疑的人,这三个人中有一个是小偷,讲的全是假话,有一个人是从犯,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还有一个人是好人,句句话都是真的,查询中问及三个人的职业,回答是:
甲:我是推销员,乙是司机,丙是美工设计师。
乙:我是医师,丙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是推员。
丙:我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甲是美工设计师,乙是司机。
请问这三个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
A 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甲 B 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乙
C 这三人中说假话的小偷是丙 D 这三人中没有说假话的小偷
2、一起诈骗案经过侦查将目标锁定在赵、李二人身上,赵、李二人都可能是诈骗犯或目击者。已知诈骗犯只说假话,而目击者则只说真话,审讯人员问赵:“你们俩人中肯定有一个是目击者?”赵回答:“没有。”则赵和李分别是:
A.赵是目击者,李是诈骗犯 B.赵和李都是目击者
C.赵是诈骗犯,李是目击者 D.赵和李都是诈骗犯
【参考答应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全说真话,一定是好人;有一人全说假话,是小偷;有一人半真半假,是从犯。单独分析甲的话,无法判断真假,结合乙的回答,有两句“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是推销员,”和“丙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分别被甲、丙所肯定.因此,乙说的话有真话,不是小偷;又由于甲、丙都说乙是司机,但如果乙真是司机,那三人的话都有真话,与题干条件不符,从而证明乙也不是从犯,所以乙是好人.他的话句句属实,那么丙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这与他本人的回答相符,所以丙是从犯,惟有甲的话句句是假,所以甲是小偷,所以答案应选A。
2、【答案】C。解析:已知诈骗犯只说假话,目击者只说真话。
假设赵是目击者,即赵说真话,那么两人中没有目击者,与假设矛盾,所以赵不是目击者,说假话,排除A、B。 赵说假话,所以赵是诈骗犯,那么两人中肯定有一个是目击者,所以李是目击者。 故本题选C。
2021国考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05.22
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1、为了增加企业的活力,总经理决定________一批年轻人。A.启用 B.起用2、为什么说没诚意的企业被行业________是不冤枉的?因为,对自己的团队没诚意,会导致队伍散了;对技术和产品没诚意,会导致创新停滞;对客户没诚意,买卖不成仁义也不在了。A.抛弃 B.摒弃3、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当然不能因为利益的_____而将其束之高阁,也不能因为情感的____而长期“一事一法”。否则,一些问题可能会_________ ,失去改革的最佳“窗口期”,最终损害的还是群众的利益。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冲突 纠纷 积习难改B.牵扯 阻扰 根深蒂固C.羁绊 纠葛 积重难返D.束缚 阻隔 积习深重 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填空模拟题答案1、中公解析:答案为“起用”,“启用”指开始使用,一般适用于物,例如北京大兴机场已启用,而“起用”指提拔任用,一般适用于人,看到空后说的是“年轻人”,应该填入“起用”。2、中公解析:答案为“抛弃”,“抛弃”一般适用于人或具体事物,“摒弃”多用于抽象的事物,例如我们要想上岸,要认真备考,摒弃杂念。3、【答案】C。中公解析:首先来看第三空,A项,积习难改指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修饰习惯,排除。B项,根深蒂固指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可以修饰。C项,积重难返指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符合。D项,等同于积习难改,排除。来看到第二空,根据空后的“一事一法”,指一件事使用一个法律,做事没有原则,故横线处侧重指受到情感的影响,而B项“阻扰”侧重在“阻”上,程度过重,C项有纠缠的意思,故选C。
更多文章:

无具体工作单位可以考二建吗(没有工作单位可以考二建吗 工作年限有什么要求)
2025年3月12日 10:50

口腔医师考试时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2023年是什么时候)
2025年4月10日 17:4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官网登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查询入口,高考录取结果查询网址登录)
2025年3月2日 09:40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招生网(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有中外合作专业吗)
2025年3月1日 00:30

如何查询历年自考成绩(自考毕业后很久了,如何查每门的自考成绩)
2025年2月15日 09:50